古长寿山遗址寻踪

古长寿山遗址寻踪

古长寿山遗址寻踪

作为长寿得名的依据,古长寿山到底在哪里,是长寿地方史和长寿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
本文的基本结论是:作为长寿得名依据的古长寿山,极有可能是长寿湖安顺寨及其周边岛屿,且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。

长寿得名于长寿山

长寿得名的时间,是元顺帝至正23年,即明玉珍大夏天统元年(公元1363年)。

关于长寿得名的依据,广为流传的有两个版本:一是文星拜寿星的故事;一是“人多寿考”的记载。

文星拜寿星的故事起源很晚,至今大约40年,且人物的背景、题诗的章法、称谓的习惯,皆漏洞颇多,作为传说则可,作为历史依据断不可信。

长寿得名的真正原因,康熙53年(公元1714年)《长寿县志》说得很清楚:“县有长寿山,以人多寿考,故名”。这是目前已知长寿得名缘由的最早记载。

此后,光绪元年(公元1875年)、民国17年(公元1928年)、民国33年(公元1944年)、1997年《长寿县志》,皆沿袭此说。至今,“县有长寿山,居其下者,人多寿考”,已经成为长寿得名的权威解释。

“人多寿考”起于何时

那么,长寿“人多寿考”的历史,到底始于何时呢?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,这个历史应该远远早于元末明玉珍始置长寿县的公元1363年。

明朝的《蜀中广记》卷18《重庆府·长寿县》记录“乐温山”时引《乐温志》云:“以此山人多耆耉(音qígǒu,长寿之意),亦名长寿山”。

《蜀中广记》是研究巴蜀史地的重要著作,已经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作者曹学佺(1574—1646)为明末著名学者,曾任四川按察使多年。这里引用的《乐温志》,显系乐温更名长寿之前的古县志。目前该志已经失传,在其它史籍中,还能见其吉光片羽。

乐温县始置于唐初武德2年(公元619年),到元初至元20年(公元1283年)撤销,归涪州直辖,存续时间共664年。中国州县一级修志,大量出现于南宋,故《乐温志》当成书于南宋。据此,长寿山之名至少宋朝就有,而“人多耆耉”的时间则完全可能更早。出生于长寿的北宋理学大师谯定,晚年隐居青城山时“年百廿岁,有婴孺姿”(明·杨慎《青城五老赞谯定》),即是古代长寿“人多耆耉”的典型例证,说明长寿作为长寿之乡的历史确实源远流长。

长寿山何以踪影难觅

既然,长寿因“人多寿考”的悠久历史得名,是不争的事实,那么,作为长寿得名依据的古长寿山,到底在哪里呢?

长寿山,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即罗围山。其实,罗围山附近有长寿山,始见于民国17年《长寿县志》所引清末《乡土志》,民国33年《长寿县志》据此认为长寿山“在县东北五十里”,但并未明指罗围山就是长寿山,现在流行之说不过出于后人附会,与长寿得名无关。

清初顾祖禹(1631—1692)在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中谓,“长寿山在县东北七十里”。光绪元年《长寿县志·山川门》引《大清一统志》,认为“长寿山,在长寿县东北一百里”。考察康熙53年《长寿县治图》、光绪元年《长寿县舆地图》,均标明长寿山位于现在的龙河镇仁和场(原仁和乡)灌滩寺原乐温县城旧址之东北侧。虽然,乐温县城旧址附近曾经有一座长寿山,是客观的历史存在,但是,由于兴建长寿湖的缘故,乐温县城旧址已经沉入湖底,周边的地形地貌早已面目全非,长寿山已经很难确指。

早在宋朝已有长寿山

原乐温县城北边的这座长寿山,究竟是不是明玉珍始置长寿县时,作为命名依据的长寿山呢?

显然,这个疑问不是凭空玄想。因为,新近发现的更早史料,告诉我们长寿山的历史非常悠久。

《元和郡县志》有这样一则佚文:

乐温山,在乐温县南三十里,县因山为名。

《蜀中广记》卷18《重庆府·长寿县》援引《乐温志》,更与目前的说法大相径庭:

《乐温志》曰:乐温山,下有乐温滩,在县南四十里。元时置涪陵巡检司,因唐县址也。地气常温,禾稼早熟,因之得名。《志》以此山人多耆耉,亦名长寿山。

《元和郡县志》成书于唐朝中叶,距今约1200年;《乐温志》成书于南宋,距今约800年。这两则史料,非常珍贵,是研究长寿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。仔细研读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
一是乐温山的历史由来已久,唐朝时候即有此山。

二是乐温山又名长寿山,一山而二名,前者因为“地气常温,禾稼早熟”得名,后者因为“人多耆耉”得名。

三是乐温山即长寿山,不在乐温县城之北,而在乐温县城之南。一说“在乐温县南三十里”,一说“在县南四十里”,虽然里程稍有出入,说法却如出一辙。

四是乐温山即长寿山,有显著的地理特征,即“下有乐温滩”,为寻找长寿山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
五是乐温山所在的乐温滩,不是一般的河滩,而是关隘津渡,交通要道,唐朝曾经设立过县城,元朝又“因唐县址”而 “置涪陵巡检司”。

显然,在乐温县城以北的长寿山出现之前,也就是至少800年前的南宋时期,还有一座名叫乐温山的长寿山。这座长寿山现在在哪里,目前还不能轻下结论。不过,综合历史记载、出土文物、山川名物、地理考察分析研判,长寿山的踪影并非不可寻觅。

长寿山的一条错误线索

乐温山与乐温滩,是寻找长寿山的关键。

找到这两个地方,长寿山就会走出历史的迷雾,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,这无疑是每一个长寿人都热切期盼的。

民国33年《长寿县志》在引用《乐温志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对乐温山的记载后说:

今按,(乐温山)在治东三十里,距邻封十里。下有乐温滩、乐温桥,即龙溪上游吴家寨、余家寨、燕家寨皆在此山上,前于山项新置一场名万寿,今并邻封。由但渡到邻封,必过此山。

据此,乐温山位于老长狮公路回龙寨与魏家河坎之间,即回龙寨东北、龙溪河西岸今邻封镇上坪村的万寿场、吴家坪一带。

然而,这个说法是没有史实根据的,不可不辨。

一则与多种权威史籍的传统记载不合。此说出现时间甚晚,至今只有60余年,尤其是没有提供任何证据,就武断立论,否认从前上千年众口一词的多种权威记载,难以令人信服。

二是此说出自可信度很低的《乡土志》。清末全国兴修《乡土志》,作为少儿读物,着眼于爱乡爱国,史实多不考究。民国17年《长寿县志》总纂李鼎禧批评长寿《乡土志》“山川陈迹例所不重,先正艺文亦所不登,详略殊途,繁简异趣,以当方志,容有未周”,认为不能作为史实根据,因而民国17年《长寿县志》记述乐温山的方位时仍然沿袭历史,只是罗列《乡土志》之说,但绝不采纳。

三是与实地考察情况相距甚远。据邻封镇上坪村熟悉掌故的老人介绍,乐温山应该在龙溪河之上游,此地从无乐温山、乐温滩、乐温桥之说,但山下龙溪河原有金钟滩,亦名落魂滩,滩上原有落魂桥,因修建回龙寨电站,滩与桥皆已沉入河底。

如果乐温山即长寿山就在上坪村,则当地人一定知道,且会世代相传,津津乐道,引以为荣,绝对不会断然否认。

由此可见,乐温山“在治东三十里,距邻封十里”和“下有乐温滩、乐温桥”之说,完全是道听途说,子虚乌有,大概是因为落魂滩与乐温滩音近,故妄加决断,谬成此说。

长寿山的方位终于锁定

关于长寿山的方位,各种史志都用的是里程单位“里”。那么,古代的“里”到底是多少呢?

据专家研究,周秦汉三代,以步尺制为基准,一里约为415.8 米;至少从北魏开始,历代均以工部“营造尺”为基准,一里约为现在的576米;民国18年(公元1929年),综合传统里制和西米制,才定一里为500米,并没用至今。可见,从唐朝《元和郡县志》到民国17年《长寿县志》,一里的长度口径是一致的,均为576米。

关于乐温山与乐温滩的方位,成书于北宋初期的《太平寰宇记》认为“在乐温县南四十八里”,这与《元和郡县志》、《乐温志》基本一致,只是里程上差异较大。

关于里程的三种说法,应该以《乐温志》“在县南四十里”的记载为准。一则《乐温志》是当年乐温人编著的,史实的准确度定非他书所及。二则《乐温志》比《元和郡县志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晚出,显然有匡正旧说之意。三则《乐温志》被《蜀中广记》采纳,意味着得到权威的鉴定认可,因为曹学佺多年任职四川按察使,又是研究四川历史地理的专家,他的见解一定是很有根据的。

《乐温志》关于乐温山、乐温滩“在县南四十里”的记载,是寻找乐温山、乐温滩的原始依据。

清初以来,关于乐温山、乐温滩的记载,与唐、宋、元、明一脉相承。康熙53年《长寿县志》则云:

乐温山,治东四十八里,山下有乐温滩。其地常温,禾稼早熟,故名。此山人多寿考,亦名长寿山。见邑古志。

清康熙时,长寿县治早已从乐温老城移至今城内河街,“治东四十八里”,显系指河街东北四十八里处。“见邑古志”,则说明这则记载,参考了明朝及其更早时期的长寿或者乐温史志。

光绪元年、民国17年《长寿县志》的记载完全相同:“乐温山,在治东北五十里”,与康熙年间的说法基本一致,只是里程有2里之差。

综合唐初至元初的乐温时代和元末以来的长寿时代各种史籍的记载,乐温山与乐温滩的方位,应该在原乐温县城以南四十里(约23公里)与长寿城区东北约五十里(约28公里)的接壤处,相当于乐温县城旧址灌滩寺与龙溪河入江口之间的中间偏北地带。

乐温滩是长寿山的坐标

这个“接壤处”或“中间偏北地带”,到底在哪里呢?

既然长寿山就是乐温山,乐温山“下有乐温滩”,那么,找到乐温滩,乐温山即长寿山的位置就自然明确了。

根据这些历史记载,结合古今长寿地图,不能不让人把乐温山与乐温滩的方位,锁定在狮子滩及其周边地带。

龙溪河流域在长寿境内68公里,以狮子滩为界,分为上下游。上游40公里,河道较为平坦,落差仅为50米。下游到入江口共28公里,河道陡峻,落差达160米,险滩瀑布多。

龙溪河在狮子滩及其周边地带的河滩,主要集中于两段河道:一是狮子滩到跳石滩(狮子滩电站)一线;二是金钟滩至回龙寨电站一线。

那么,这两段河滩,哪一段与乐温滩的特征更接近呢?

乐温滩当是狮子滩

从多方面情况看,狮子滩是乐温滩的可能性最大。

一是乐温滩的地理位置与狮子滩完全重合。乐温县城到乐温滩里程为40里,即23公里。狮子滩到龙溪河入江口的河道现为28公里,与康熙53年《长寿县志》“乐温山,在治东北四十八里”(约27.65公里)和光绪元年、民国17年《长寿县志》“乐温山,在治东北五十里”(约28.80公里)几乎完全相同。狮子滩至跳石滩一线,恰好位于乐温县城旧址与龙溪河入江口约二分之一偏北处,即前面所说的“中间偏北地带”,与历史记载高度吻合。金钟滩至回龙寨电站一线,距龙溪河入江口约12公里,大约只有乐温县城旧址与龙溪河入江口的四分之一,与历史记载出入很大。

二是狮子滩有古县城遗址的文物出土。据1997年《长寿县志·文物古迹》记载,狮子滩附近的安顺村有泥城坝,现已淹于湖水,曾经发现城门、插旗孔、灶台、水井、砖瓦、墓砖、柱梁基石(打磨精光)、木柱及其它古建筑材料等废城遗物。据当地老人介绍,祖辈相传,泥城坝是座古城,其时间比位于灌滩寺的乐温古城要早,后因此地发生陷塌,遂废弃。此地自古是长寿通往垫江方向官道的必经之路。附近有官田冲,是上等水田,天干之年,依然收成很好。废城、官道、官田,共同构成了这里曾经是古县城遗址的证据。康熙53年《长寿县志·古迹门》据《乐温志》载:“废乐温县治,东四十里乐温山下,唐武德二年置,元省入涪州,置巡检司于此。”这里,乐温山在县“东四十里”,应该是“四十八里”之误,据此,泥城坝当是唐代乐温县城遗址。

三是狮子滩的地理特征与“元时置涪陵巡检司”的情理相合。元军入川,在重庆遭遇空前抵抗,元初撤销乐温县,划归涪州直辖,故设置巡检司,驻兵守护,以加强对乐温县原有地域的控制。置巡检司的地理条件,必须是关隘渡口,交通要道,两县交界之处。狮子滩的险急河滩,将龙溪河一分为二,上游行船至此,必须登岸换乘,因而成为天然交通枢纽。据实地考察,泥城坝的位置,在安顺寨东门以北约500米处,名叫大水井。此地正好处于几个小型山脉、沟壑的交接处,仿佛众山之下,众沟之交,形成一个官道必经的关隘,符合设立巡检司的特点。狮子滩历来是军事重镇,三国时蜀汉大将赵云曾经在此守军,今存有赵云寨遗址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泥城坝旁边的安顺寨是狮子滩周边地区的制高点,也是重要军事据点。此寨原有九门,有石梯通向山顶,曾经是防御川楚白莲教的要塞,解放前国民党罗广文(《红岩》小说作者罗文斌之亲兄)部曾经驻守于此,并曾动议兴办战时高中,后因解放,此议遂止。再则,从“安顺”二字的含义看,其军事屏障的独特功能可谓昭然若揭,更说明这里极有可能曾是唐朝建立县城的军事屏障,也是元朝设立巡检司的关隘所在,不妨看成是元朝“因唐县址”设置涪陵巡检司的佐证。

狮子滩的区位特点,显然与《乐温志》、康熙以来诸本《长寿县志》关于乐温滩的情形吻合。狮子滩的历史地理特征,显然与《蜀中广记》乐温滩“元时置涪陵巡检司,因唐县址也”的记载相吻合。

各种迹象表明,现在长寿湖大坝所在地的狮子滩,极有可能是历史上的乐温滩,而且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。因为,其它河段的河滩,无法找到与乐温滩如此相似的多重特征。

安顺岛当是古长寿山遗址

狮子滩极有可能是乐温滩,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。这个结论,无疑为寻找乐温山即长寿山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可以断定,我们苦苦寻找了很久很久的古长寿山,就在狮子滩附近。

从乐温山“地气常温,禾稼早熟”和“人多耆耉”的特点看,这座山面积应该较大,周边的农耕条件和生态环境应该很好。从乐温山与乐温滩的距离看,历史上的这座长寿山肯定就在狮子滩旁边,而且应该是山在滩上,滩在山下,近在咫尺,一呼可应。

通过实地考察,长寿湖形成之前安顺寨及其附近岛屿的情况渐渐浮出水面。

现在被长寿湖淹没的安顺寨四周及原龙溪河两岸,历史上称为乐汇(一名螺回)三坝。今安顺寨与对面的杨家寨、逗土湾、全家垭口之间,是乐汇一坝。今人头山脚下与对面的拱背桥之间,叫乐汇二坝。今天安顺寨脚下与东海寺、罗家寨之间,叫乐汇三坝。这实际是龙溪河冲击而成的河谷地带,有大量成片的肥沃土地,水利条件好,历来是“地气常温,禾稼早熟”的富庶之地。而在安顺寨周边,没有其它地方有这样的土地条件。值得注意的是,乐汇之名,在含义上与乐温似有某种内在联系,甚至可能是乐温二字的谐音,因为,当地经常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名字称谓要表示的对象。

再从安顺寨与狮子滩的相互关系和空间距离看,同乐温山与乐温滩的相互关系和空间距离也完全吻合。因为,在狮子滩附近,其它山峦的地形地貌、险峻程度、面积大小、农耕条件、生态环境及其“下有乐温滩”的特殊位置等因素,都缺乏安顺岛与乐温山即长寿山之间的多重共同特征。

再则,安顺岛上历史以来就有无常庙,祭祀黑白无常二神,远近闻名,香火很旺 。这黑白无常在民间传说中是勾魂之鬼,祭祀的目的无疑是祈求保佑长命百岁,这与安顺岛曾是长寿山的历史或许不无关系。

综合分析起来,现安顺寨全岛及其北面人头山半岛在长寿湖形成之前的连绵山峦,极有可能是历史上的乐温山即长寿山,这种可能同样也具有唯一性。

长寿湖是中国的长寿圣地

以上的探索,应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

长寿湖是长寿文化的重要发祥地。历史上“人多寿考”的长寿山,唯一的可能是在狮子滩大坝对面的安顺村。长寿山不管是在乐温县城以北,还是最新的结论在狮子滩附近,肯定都在长寿湖区,这是铁定的史实。

长寿湖是长寿得名的地标。与乐温山同为一山的长寿山,因为有更为原始的史料支撑,得名时间应该早于乐温县城以北的长寿山,因而作为元末明玉珍始置长寿县的依据可能性更大,这是不容忽视的史实。

长寿湖是自然与人文相交辉映的长寿圣地。长寿湖的独特魅力和发展前景,不只在于它的湖山鱼果,更在于它悠久丰厚的长寿文化积淀。作为长寿圣地的长寿湖,不仅是长寿的,更是重庆的,中国的,世界的。

长寿文化是长寿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,既是长寿区的宝贵精神财富,更是长寿湖的魂。可以断言,长寿湖最大的文化传统是长寿,最大的文化底蕴是长寿,最大的资源优势是长寿,最大的发展潜力是长寿。

2010年11月8日第十一稿

留言簿